「从追赶者到引领者,路有多远?」 我们和CANN一线开发者聊了聊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路有多远?」 我们和CANN一线开发者聊了聊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生态开源战略开发者社区异构计算硬件优化

AI行业正经历从硬件算力竞争向软件、开发者与生态建设的转型,华为昇腾及其异构计算架构CANN成为这一变革的核心。2025年8月,华为宣布CANN将全面开源开放,标志着国产AI基础设施从封闭走向开放生态的战略转折。这一决策不仅是对英伟达CUDA生态壁垒的挑战,更是对自身从“可用”到“首选”的升级尝试。

CANN的早期发展充满技术挑战与架构迭代的阵痛。开发者曾面临接近汇编级的编程门槛,工具链不完善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因底层重构而需重写大量代码。然而,随着Ascend C编程语言、性能分析工具Profiling等关键技术的推出,开发体验显著改善。例如,Profiling能将NPU利用率从50%提升至90%,但系统性瓶颈如调试工具缺失、软件包耦合等问题仍制约着生态发展。

开源被视为打破技术黑箱、赋能开发者的关键。通过开放编译器、运行时等核心代码,开发者可深度优化性能,解决过去因底层不透明导致的模型精度差异等问题。李秀红指出,生态的“最大公约数”在于为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底层工具,而开源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此外,开源将加速产学研融合——高校研究者可直接基于产业痛点开展创新,如苏统华团队通过优化CANN内存消耗产出学术成果。

降低开发门槛是开源的另一核心价值。算子模板库CATLASS等工具将开发效率提升5-10倍,Python编程接口的引入则让算法工程师无需精通底层即可调用昇腾算力。同时,华为通过分层解耦架构(如拆分20余个组件包)、成立CANN技术指导委员会(含26位外部专家)等措施,推动生态向社区共治转型。人才培养方面,华为与16所高校合作开设课程,并举办开发者挑战赛,计划每年投入1500P算力支持生态建设。

未来,CANN的目标不仅是替代CUDA,更需培育原生创新能力。苏统华等专家认为,唯有诞生类似FlashAttention的革命性创新,国产生态才能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华为承诺在2025年底前完成全量代码开源,包括算子、加速库及Ascend C等关键组件。

这场变革的本质是生态主导权从企业向开发者的转移。正如陈昀所言,当开发者从“使用者”变为“贡献者”,生态的雪球效应方能形成。CANN的演进揭示了一条国产基础软件的成长路径:通过开放透明激发社区创造力,最终构建一座由开发者共同打磨的“AI生态大厦”。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6646字 | 27分钟 ]
【原文作者】 机器之心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