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校园配餐、食品安全、资本逐利、上海绿捷、臭虾风暴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大战”意外烧到上海中小学生餐盘,上海绿捷供应的发臭虾仁引发家长不满,也牵出背后复杂的资本网络,暴露出资本逐利下校园食品安全的严峻问题。
上海绿捷曾是上海校园配餐市场的“隐形冠军”。它成立于2014年,到2024年日供餐量突破50万份,占据上海近三成校园配餐份额。但长期以来,家长对其供餐“难吃、不健康、食材不新鲜”积怨已久,学生餐里预制炸物多、新鲜蔬菜少。9月15日,上海绿捷在备餐时发现虾仁问题,虽紧急下架销毁,但仍有50所学校供餐,多名学生食用后不适。该企业还选择瞒报,直到相关部门介入立案侦查才发布敷衍的道歉声明。
上海绿捷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资本力量。2018年9月前由创始人张国华掌控,其关联公司品测检测的关系备受质疑。之后,它被澳大利亚KGF集团收购,KGF股权结构复杂,新希望刘永好家族、厚生投资、淡马锡等资本参与其中,且通过离岸架构隐藏背景。同时,上海绿捷监事参股的企业为其供应速冻炸物,存在“左手供料、右手配餐”的嫌疑。
主营校园配餐的上海绿捷对资本来说是“现金奶牛”。它营收和净利润可观,还能沉淀学生餐费用于理财。KGF靠收购上海绿捷实现业绩增长,试图打造刘永好家族的第七家上市公司。然而,上海绿捷单餐定价与成本差距大,为压缩成本牺牲餐食品质,甚至被爆料采买过期食材。如今,上海绿捷被市属国企临时接管并面临立案侦查,KGF上市之路也蒙上阴影。这场“臭虾风暴”揭开了资本入侵民生领域的困境,凸显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510字 | 11分钟 ]
【原文作者】 凤凰网科技
【摘要模型】 doubao-1-5-pro-32k-250115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