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网页解谜、AI创作、独立游戏、民俗元素、人机协作
《大学生登山失踪事件》是一款以网页解谜为核心玩法的独立游戏,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由非技术背景的创作者银河电灯借助AI工具独立完成。游戏通过模拟饭店官网的日常界面,引导玩家在36个嵌套网页中抽丝剥茧,寻找大学生失踪的真相。这种设计巧妙利用了人们对熟悉场景的信任感,当玩家发现平凡网页背后隐藏的民俗传说与黑暗线索时,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反差。B站和小红书的数据显示,这种沉浸式推理体验成功吸引了大量玩家熬夜解谜。
游戏制作过程展现了AI工具在创意领域的突破性应用。银河电灯采用”低配”AI组合(豆包、Gemini、文心一言),完成了从剧本校验、网页编程到视觉设计的全流程创作。其中,文心一言生成的中国式场景细节(如红色门头、小区底商)成为游戏视觉特色,而Gemini实现的”关键词触发跳转”机制则创造了独特的交互体验。创作者特别强调,AI在文言文段落生成和UI设计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核心剧情构思和恐怖氛围营造上仍需人工主导,尤其是涉及民俗”符咒”元素时,需要反复调试才能突破AI固有的可爱风格限制。
游戏世界观构建融合了原创民俗概念与现实主义细节。创作者虚构了”运气守恒”的宗教体系,将河南菜馆设定在北京的异乡场景,通过地理距离强化玩家对”家乡味道”的情感共鸣。线索设计遵循”日常中藏异常”原则,如粗体显示的”汴京”地名、饭店系统中不合常理的顾客专页,都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伏笔。这些设计既保持了推理的挑战性,又通过EX隐藏网页扩展了克苏鲁式的禁忌氛围。
在技术实现层面,AI编程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代码修改时的”遗忘”问题、空间感知能力的缺失,以及后端防作弊功能的难以实现,都显示出当前AI工具的边界。创作者总结出”倒推提示词”等实用技巧:先让AI分析参考图生成关键词,再二次加工输入,这种方法显著提升了图像生成的精准度。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最终呈现的代码和文案几乎看不出AI痕迹,这种”隐形”应用可能是玩家接受度较高的关键因素。
这场创作实验重新定义了人机协作的边界。银河电灯将自己定位为”向AI下发需求的制作人”,认为决定作品上限的始终是人的创意而非工具性能。他展望未来AI能成为实时互动的游戏NPC,但也警惕技术对创作伦理的冲击——正如游戏里”运气守恒”的设定,技术便利的获得往往伴随着某些传统创作价值的消逝。目前正在开发的第二部作品,将继续探索这种充满张力的协作关系。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491字 | 18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