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简历狂骗硅谷10+家AI公司、拿多头薪水被锤!印度工程师喊冤:每周拼140小时,我也很绝望

AIGC动态7小时前发布 ai-front
26 0 0
假简历狂骗硅谷10+家AI公司、拿多头薪水被锤!印度工程师喊冤:每周拼140小时,我也很绝望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初创公司多重兼职软件工程师硅谷职业争议

印度软件工程师Soham Parekh因同时为多家硅谷科技初创公司工作而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始于Playground AI首席执行官Suhail Doshi在社交平台的公开警告,随后至少十家初创公司证实曾雇佣并解雇Parekh。尽管加州法律允许兼职,但Parekh同时承担的工作量远超合理范围,且多家雇主反映其存在工作表现不佳、编造谎言等问题。

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Parekh的技术能力与职业诚信之间的割裂。多份面试记录显示,他在React框架、DevOps等领域展现出顶尖水平,AI Video.com、Reworkd等公司均对其面试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但背景调查暴露诸多疑点:Zoom IP地址显示其实际位于印度而非声称的美国,GitHub贡献记录存在矛盾,甚至教育背景涉嫌造假。Antimetal、Lindy等公司均因发现其多重任职而迅速终止合作。

Parekh在播客中承认自2022年起同时从事多份工作,声称每周工作140小时是为摆脱财务困境,但拒绝解释选择低薪资高股权方案的原因。他否认使用AI工具或外包工作,强调对创造的热爱,却无法合理解释简历造假等指控。风波后其宣布独家效力于视频AI公司Darwin Studios,但相关声明很快被删除,该公司仅模糊表态认可其技术能力。

这一事件折射出硅谷创业生态的深层问题。初创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饥渴使其简化背调流程,而远程办公模式为多重任职提供便利。社区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人视Parekh为挑战系统的”反英雄”,Box首席执行官Aaron Levie甚至调侃其可借势融资;更多声音指责其消耗创业资源,求职平台创始人Chris Bakke则建议其转型面试培训领域。事件最终演变为关于职业伦理与技术崇拜的公共辩论,反映出科技行业在效率追求与道德底线之间的张力。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240字 | 13分钟 ]
【原文作者】 AI前线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