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Yao Shunyu也跳槽了:与Anthropic价值观有根本分歧

AIGC动态3小时前发布 QbitAI
77 0 0
另一位Yao Shunyu也跳槽了:与Anthropic价值观有根本分歧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谷歌DeepMind清华学霸AI研究物理学转行Claude团队

姚顺宇从物理学领域转向AI研究,并加入谷歌DeepMind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这位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本科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曾在Anthropic工作一年,参与Claude 3.7 Sonnet框架和Claude 4系列的强化学习理论开发。他在个人随笔中透露,离开Anthropic的原因包括价值观分歧(占40%)以及未公开的内部细节(占60%)。姚顺宇认为,Anthropic对中国科研者的态度不友好,但他也承认该公司仍是物理背景研究者转行AI的优选之一。

在《My infant year as an AI researcher》一文中,姚顺宇详细阐述了他从物理学转向AI的心路历程。他指出,理论物理学长期缺乏新实验,导致难以客观评估理论工作的重要性,而AI领域虽处于混沌状态,却能通过实验快速迭代。他将当前AI研究与17世纪热力学类比,认为尽管原理不明,但通过规律发现仍能推动技术进步。在Anthropic期间,他见证了AI模型的快速演进,从Claude 3.7到4.5的迭代速度令他印象深刻。

姚顺宇的学术背景堪称科研理想型:本科期间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关于非厄米系统拓扑能带理论的突破性研究,定义了新物理概念。博士阶段在斯坦福大学研究量子多体混沌,提出“Scramblon Mode”机制。2023年博士毕业后,他短暂在UC伯克利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加入Anthropic。尽管已离职,他仍肯定Anthropic对物理学背景人才的重视,认为创始人偏好物理学家“学东西快”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清华校友“姚顺雨”(计算机背景)也在近期从OpenAI离职,两人经历高度相似。两位“尧舜禹”先后进入大模型领域,又几乎同期跳槽,成为AI领域跨界人才的典型案例。姚顺宇在领英等平台更新了职业信息,明确将在DeepMind继续AI研究。他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学术跨界能力,也反映了AI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195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量子位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