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在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期间,前安谋科技(Arm China)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首次公开谈及他投身RISC-V的原因和未来规划。吴雄昂表示,他目前专注于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定制化处理器,特别是针对机器人领域的计算解决方案。他预测,未来五年内,RISC-V将在AI计算领域迎来转折点,并成为主流架构。“RISC-V 社区会在 AI 架构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我投身其中的原因。”他强调,AI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数据需求和应用场景,传统的计算架构如X86、IBM或Arm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需要全新的架构来应对这一挑战。
吴雄昂的决策部分源于他在Arm期间的经验以及与Tenstorrent首席架构师Wei-Han Lien和产品策略VP Aniket Saha的深入交流。他们一致认为,RISC-V的开放性和可定制性使其成为AI时代的理想选择。“Arm已经很成功、很大了,但AI是新一轮更大的技术革命,需要新的架构,RISC-V正成为这条赛道的最优选。”吴雄昂指出,Arm的标准化虽然在过去推动了移动设备的普及,但在AI时代,这种标准化反而限制了创新速度,而RISC-V的灵活性则能够为特定市场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处理器。
Aniket Saha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AI计算需要全新的架构,而开放架构是唯一途径。“未来 AI 生成的程序不会基于过去的架构,需要新架构,而开放架构是唯一途径。”他进一步指出,Arm架构的控制权在Arm手中,创新速度较慢,而RISC-V则允许用户掌握控制权,随时调整架构、添加指令,从而加速创新。这种灵活性在网络领域尤为明显,RISC-V能够为特定市场设计出比标准Arm核更有竞争力的处理器。
Wei-Han Lien则从苹果和Tenstorrent的经验出发,补充了Arm授权的复杂性和限制性。他表示,Arm的授权模式限制了创新,而RISC-V则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Arm的标准化是为了支持众多移动应用,要求所有用户按规格来,不允许像Wei-Han这样想走得更快的人突破。”吴雄昂进一步解释道,Arm的主要营收来自现有大客户,因此必须保证兼容性,这限制了其在AI时代的创新能力。
吴雄昂的初创公司CoreLab正致力于推广基于RISC-V的定制处理器IP解决方案,并与Tenstorrent合作开发高端处理器。“我们的使命是推广基于开源的 IP 解决方案,并通过细致的端到端支持助力合作伙伴取得成功。”吴雄昂表示,CoreLab将通过与Tenstorrent的合作,推动RISC-V生态系统的成熟,解决现有RISC-V在兼容性、核间连接和软件基础等方面的挑战。
尽管RISC-V生态系统目前尚不成熟,吴雄昂对此并不担心。他回忆道,Arm在早期也经历了类似的阶段,直到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后才逐渐成熟。“Arm 当年也不成熟,在我2006 年刚来中国时,Arm芯片甚至还不能运行浏览器,更勿论上网。”吴雄昂相信,在豪华阵容的推动下,RISC-V将在未来五年内迎来转折点,成为AI时代的主流架构。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644字 | 11分钟 ]
【原文作者】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