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完“灵光”,我意识到人类对 AI 助手的开发不足1%

AIGC动态1小时前发布 aitechtalk
55 0 0
实测完“灵光”,我意识到人类对 AI 助手的开发不足1%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应用生成能力多模态零门槛交互创新

蚂蚁集团推出的AI应用“灵光”近期引发广泛关注,定位为零门槛全模态助手,其核心功能展现了AI生成能力的突破性进展。通过自然语言指令30秒生成可互动小应用,该产品重新定义了普通用户与技术交互的方式。当前AI助手领域正面临关键挑战:如何实现生成能力的“涌现”,即超越基础功能,创造意料之外的实用价值。

灵光对话模块以高度提炼的图文输出为核心优势。测试显示,面对“霸王龙与迅猛龙区别”这类问题,系统能在十秒内生成比喻精当的答案(如“重装坦克”与“特种部队”),并自动插入3D模型等可视化内容。技术层面,这是通过全代码生成的多模态输出实现的,实时构建结构化、可交互的答案,显著提升了知识传递效率。在旅行规划等复杂场景中,仅凭一句话指令即可生成包含路线、费用、装备建议的完整方案,其细节程度媲美专业定制服务。

真正颠覆性的创新在于“灵光闪应用”功能。用户无需代码知识即可在30秒内创建功能完整的轻量级应用,如太阳系科普程序或解压小游戏。与常规开发流程相比,该系统跳过了产品设计、前后端编码等环节,直接生成具备前后端逻辑的交互程序。测试中创建的翻译工具能实时处理输入,故事书应用可自主编写并朗读内容,这种“对话式AI Coding”将开发门槛降至历史新低。该技术不仅释放普通用户的创造力,更实质性地推动了AI技术民主化。

“灵光开眼”作为多模态入口,实现了现实世界与数字知识的无缝衔接。通过摄像头捕捉环境信息,系统能识别物体(如植物品种、商品型号)并延伸科普背景,其“拍摄即问”的交互模式突破了传统搜索框的限制。更具想象力的是实时创作功能:对准办公桌上的玩偶和绿植,指令“让羊驼吃草”即可生成动态视频,这种为静态场景注入生命力的能力,展现了生成式AI在增强现实领域的潜力。

与谷歌Gemini 3.0等国际产品相比,灵光的差异化在于极致的易用性。尽管性能存在差距,但其零门槛特性使前沿技术真正触达大众。从图文问答到应用开发,再到环境交互,该产品昭示着AI助手的进化方向:从被动响应指令的工具,转变为主动拓展人类能力的伙伴。当前展现的功能可能只是技术潜力的冰山一角,随着用户探索深入,更多颠覆性的应用场景或将涌现,持续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边界。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020字 | 13分钟 ]
【原文作者】 AI科技评论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