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靠产品,大火靠模式,小米正迈向模式级胜利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财报分析、业务增长、生态协同、高端战略、盈利突破
小米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多元业务协同效应。总收入达1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连续四个季度突破千亿大关;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1%至113亿元,远超投行预期。这一表现不仅反映了小米整体经营质量的提升,更标志着其“人车家”生态战略进入价值释放期。
手机业务作为基本盘,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全球出货量连续九个季度增长,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提升至18.9%,小米17系列超高端版本销量占比超过80%。高端机型占比提升不仅增强了业务韧性,也为新业务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面对存储成本上涨的行业挑战,小米通过供应链优化保持供给稳定,持续推进2030年高端机型年出货3000万台的目标。
汽车业务成为最亮眼的增长引擎。三季度交付108,799辆新车,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仅用18个月就走完其他新势力多年未完成的盈利路程。25.5%的毛利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规模化效应以及高价位车型占比提升。随着产能释放和交付周期缩短,小米汽车提前完成年交付35万辆目标,展现出巨大的财务潜力。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持续优化盈利结构。收入同比增长5.6%至276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3.9%,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增长。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突破10亿台,用户生态黏性不断增强。智能家电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大家电业务形成研发生产闭环,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该业务通过产品结构升级而非价格战策略,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2.1%至91亿元,全年预计超300亿元,支撑着影像、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突破。澎湃OS、超级像素排列等创新技术直接反哺产品竞争力,形成“技术-产品-销量”的正向循环。智能工厂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强化了跨业务的协同能力。
三大业务线的协同发展构建了小米独特的增长模式。手机业务提供稳定基本盘,汽车业务打开增量空间,IoT业务增强盈利韧性,共同形成“没有天花板”的增长基础。这种多周期、跨品类的布局使小米在面对行业波动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财报数据表明,小米已从单一爆品驱动转向系统性模式领先,其全球唯一的“人车家”生态开始显现规模效应。随着技术投入持续转化为产品力,以及海外市场的深度拓展,小米的增长曲线有望在更高层级延续。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043字 | 17分钟 ]
【原文作者】 雷峰网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