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Perplexity公司近期推出了名为Comet的AI浏览器,旨在通过整合其AI搜索工具和智能助手,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浏览体验。目前,Comet仅面向每月支付200美元的Perplexity Max高级用户开放,后续将通过邀请制逐步推广。Perplexity明确表示,Comet的推出是为了挑战市占率高达66.6%的Google Chrome,并在OpenAI即将发布自家AI浏览器的传言中抢先出招。
Perplexity的野心不仅限于与Google竞争,而是希望复制甚至超越Google的模式。今年3月,美国司法部再次向Google施压,要求其出售Chrome浏览器并终止默认搜索引擎绑定协议。Perplexity随即表示,如果法院要求Google剥离Chrome,他们愿意收购该浏览器。4月,CEO Aravind Srinivas在播客中提到,打造自有浏览器的另一个原因是获取用户在Perplexity应用之外的行为数据,从而投放更高质量的广告。这不仅是搜索工具的竞争,更是围绕用户数据的全局博弈。
有趣的是,Comet浏览器的底层架构依然是Google主导的开源项目Chromium,也就是Chrome和Microsoft Edge的内核来源。这一事实引发了网友的调侃,称基于AI的Chromium分支几乎与AI版VS Code分支一样泛滥。Srinivas在访谈中毫不掩饰地嘲讽了创业圈的“常规智慧”,表示自己不愿走“垂直方向”的路线,而是希望解决真正有挑战的问题,吸引顶尖工程师加入。最终,硅谷传奇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支持了Perplexity的“横向做大、挑战Google”思路,并对其惊人的低成本(仅五万美元)表示赞赏。
Perplexity的野心还远不止搜索,他们盯上了更大的目标:用AI终结Bloomberg。Srinivas表示,Perplexity这样的工具本质上是帮助用户做决策,而全球每天的决策总量价值高达数十万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中。如果AI能高效研究和快速分析,哪怕只拿到这些决策价值的1%,每天就是100亿美元,远超Google的年营收。Perplexity希望通过AI原生的搜索和研究能力,搭配浏览器上下文,彻底吃掉整个金融研究市场,挑战Bloomberg Terminal的主导地位。
Comet浏览器的核心创新在于将AI嵌入浏览器的搜索栏和侧边栏助手,使其能够自动理解屏幕内容,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这种“以思想的速度浏览”的理念,旨在将浏览器重新构想为一个“认知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所有工作和生活的瑞士军刀。Srinivas认为,浏览器将成为AI落地的关键平台,因为它既是前端也是后端,智能在云端运行,数据保留在本地,支持自动化各种重复任务。相比其他形式,浏览器具有用户登录状态已就绪、自带成熟安全模型等优势,AI可以精准操作指定网页区域,同时用户仍保有控制权。
Perplexity Labs是Perplexity的另一种使用模式,能够帮助用户生成内容、构建网站、生成仪表盘、制作分析图表等。这种模式不仅能做信息提取,还能生成内容,甚至写代码,提供生成内容所用的全部资源。Srinivas表示,AI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用户完成多少小时的工作,而Comet浏览器的推出将使这种体验再上一个台阶,真正使用浏览器代替用户在不同网站上执行操作,并将多个操作步骤串联起来。
Perplexity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帮助用户优化时间和流程,设定提醒、更新和任务管理。这种“专属仪表盘”背后运行着多个AI进程,并行、异步执行,真正实现AI成为个人助理的愿景。Srinivas认为,AI真正能对GDP产生影响,只有在它能替我们完成真实工作的前提下才可能,而浏览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8568字 | 35分钟 ]
【原文作者】 AI前线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