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盟 AI 产品负责人孙茜:不做 Agent 的 SaaS 厂商,恐将被「革命」丨SaaS + Agent 十人谈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SaaS、Agent、技术难题、商业模式、AI融合
SaaS厂商正面临Agent技术浪潮带来的生存挑战,微盟AI产品负责人孙茜指出,2023年是Agent商用元年,传统SaaS企业必须主动进行技术升级以避免被颠覆。微盟从两年前开始布局Agent,其初代产品”赛博编辑部”通过多角色Agent协同完成内容创作,体现了将Agent嵌入SaaS系统的构想。2023年5月推出的企业级AI应用WAI,标志着微盟”All in AI”战略的启动,如今Agent成为新的发展重点。
SaaS与Agent的融合面临三重技术难题:首先,Agent技术架构以月为单位快速迭代,处于未定型状态;其次,成熟SaaS系统与Agent的”体外结合”需要大量定制化开发;第三,采用MCP协议需要对SaaS系统进行深度改造。微盟采取双团队运作模式应对这一挑战:一个团队维持现有系统迭代,另一个团队探索新技术框架。
在商业模式方面,Agent将深刻改变SaaS的订阅付费模式。微盟正在探索基于Agent执行结果的计费方式,如按交互次数、内容生成量等量化指标收费,这种”为结果买单”的模式可能成为未来主流。孙茜预测,随着技术发展,SaaS可能沉入底层,而Agent将成为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界面。
国内外在Agent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海外更注重创造”Aha moment”的惊艳体验,而国内更强调实用性。微盟的AI产品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实用工具,用户更关注能否带来长期效果提升。在落地策略上,孙茜建议先在现有业务流程中局部引入Agent赋能,待企业培养起AI认知后,再进行颠覆性重构。
技术实现层面,微盟采取”三条腿走路”策略:自研模型与应用、对接外部大模型、探索前沿技术如MCP。Multi-Agent模式因其专业化分工、拟人化体验和可落地性,成为SaaS整合Agent的优选方案。微盟的”赛博编辑部”就是Multi-Agent协同的典型案例,不同角色的Agent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
人才结构方面,AI浪潮催生了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具备快速实现能力的实践者和持续钻研能力的研究者,成为团队最需要的人才类型。微盟同时布局To B产品WAI和To C产品WIME,通过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获取快速反馈,加速产品迭代。
AI技术为高度同质化的SaaS行业创造了差异化竞争机会,不同厂商在AI应用路径上的选择将形成阶段性差异。孙茜认为,拥有客户基础的大厂商在AI升级中具备先发优势,但深耕垂直领域的专业厂商将在Agent时代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微盟选择同时成为平台型生态赋能者和垂直领域专家,通过WIME接入微信生态,为商家提供专业级电商设计服务。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5914字 | 24分钟 ]
【原文作者】 雷峰网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