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沐曦三年共巨亏超80亿,“中国英伟达”们争夺GPU芯片第一股|深读

文章摘要
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天,被誉为“中国英伟达”的两家GPU芯片独角兽公司——沐曦集成电路和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同时启动了科创板IPO上市。沐曦股份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而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尽管两家公司在过去几年中累计营收分别为11.17亿元和6.09亿元,但净亏损分别高达32.9亿元和50.05亿元,显示出GPU芯片行业的高投入与高风险特性。这两家公司的估值总计超过450亿元,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国产GPU芯片市场的高度关注。
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IPO标志着中国GPU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异构计算领域,提供全栈GPU芯片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智算、智慧城市、云计算等领域。公司创始人陈维良曾在AMD担任高管,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沐曦股份的产品已累计销量超过2.5万颗,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千卡集群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然而,公司仍面临技术标准适配、用户习惯迁移等挑战,且核心技术的采购依赖于境外供应商,存在供应链风险。
摩尔线程则成立于2020年,由前英伟达中国区总经理张建中创立,专注于自主研发全功能GPU芯片,产品覆盖AI智算、云计算、个人智算等多个领域。公司已推出四代GPU架构,并在AI智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摩尔线程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但其收入规模较小,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显示出GPU芯片研发的高门槛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摩尔线程在2023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限制了其获取关键技术和材料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运营压力。
两家公司的IPO不仅为自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反映了中国在GPU芯片领域的战略布局。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国产GPU芯片的自主可控性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中国GPU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快速增长,国产GPU芯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此外,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IPO也揭示了GPU芯片行业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特性。两家公司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虽然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但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展奠定了基础。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GPU芯片在AI计算加速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国产GPU芯片企业有望在这一领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总体而言,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IPO标志着中国GPU芯片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面临技术、市场和供应链等多重挑战,但国产GPU芯片企业的崛起,将为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8471字 | 34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