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离谱的AI搞钱方式,诞生了

AIGC动态4小时前发布 TMTPOSTAGI
65 0 0
最离谱的AI搞钱方式,诞生了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二手平台AI倒爷信息差灰产生意数字鸿沟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个围绕AI生成品的灰色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大量“AI倒爷”通过转售免费或低成本获取的AI生成内容获利,其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售卖账号或单次使用权,另一类则是整合多个工具形成“全家桶”服务。这些卖家利用信息差和技术门槛,将AI使用权限转化为可销售的商品,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买方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既有不懂技术、难以跨越数字鸿沟的老年人,也有追求效率、愿意为便捷付费的年轻职场人。部分买家甚至将这类服务视为“专业级智力服务”,认为其性价比远超传统方式。例如,一些用户以9.9元的价格购买包含图表和PPT的AI生成研究报告,相当于用一杯奶茶钱获取原本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卖家的盈利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二房东”模式通过共享账号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服务商”模式则更进一步,将AI能力打包成解决方案出售。部分技术娴熟的卖家已组建微型工作室,为中小企业提供外包服务。这些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在利用算力分配不均和认知代差进行套利。

值得注意的是,AI生成品之所以具备交易价值,关键在于其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现代AI工具已能够完成从脚本生成到动态渲染的全流程工作,系统性任务处理能力显著增强。这使得AI生成内容从简单的信息应答,发展为可以实际应用于商业场景的解决方案。

在需求端,情感因素成为推动交易的重要动力。典型案例包括老年人花费88元将父母老照片修复成动态影像,这种由情感驱动的需求正在滋养着一个特殊的AI服务生态。对于这些用户而言,二手平台提供的“AI黑市”服务,成为了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的唯一途径。

这一现象折射出AI技术普及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当大模型企业仍在探索商业化路径时,民间已经自发形成了以信息差为基础的灰色市场。拼单购买会员、转售生成内容等行为,既反映了用户对AI技术的旺盛需求,也暴露出正规渠道在服务下沉市场方面的不足。这条由算力、信息差与人性渴望编织的产业链,正在重新定义人与AI的互动方式。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201字 | 13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