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动力狗gogo回来了!“五条腿”协同发力

AIGC动态7小时前发布 QbitAI
48 0 0
波士顿动力狗gogo回来了!“五条腿”协同发力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机器狗动态操作分层控制强化学习采样控制

波士顿动力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展示了机器狗Spot在动态全身操作任务中的突破性表现。Spot仅用3.7秒就能搬起重达15公斤的轮胎,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一半,远超其最大臂力限制。这项名为“结合采样与学习的动态全身操作”的技术,通过分层控制框架实现了四肢与躯干的协同动力学操作,能够完成轮胎扶正、滚动及堆叠等复杂任务。

研究采用强化学习与基于采样的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控制系统分为两个互补层级。低层由强化学习驱动的运动策略直接控制电机力矩,负责平衡与基础动作执行;高层则根据任务类型切换不同控制模式。对于需要精确施力的任务,系统通过32个并行CPU线程模拟未来数秒的动作序列,在样条曲线空间中进行高效采样,生成平滑自然的运动轨迹。这种设计使得机器人能自主发现多肢体协调策略,例如在轮胎扶正过程中,通过手臂与前腿的杠杆作用产生足够抬升力。

在轮胎滚动任务中,研究采用非对称演员-评论家架构进行强化学习训练。经过24小时GPU训练的策略能动态调整躯干与机械臂位置,精确控制轮胎滚动轨迹,克服了复杂摩擦与接触动力学的建模难题。训练过程中引入的质量、摩擦系数随机化处理,有效缩小了仿真与现实的差距。实测显示,该系统的轮胎扶正速度接近人类水平,平均耗时5.9秒,彻底突破了传统准静态假设下缓慢操作的限制。

分层控制架构的关键优势在于将高层决策与底层执行解耦。高层控制器只需处理简化的动作空间参数,而将关节力矩、接触力等复杂动力学交由底层处理。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还使机器人能灵活组合多种接触方式——包括使用头部辅助顶推——这些行为完全是在优化过程中自然涌现的,而非预先编程设定。研究证明,动态协调全身动作的策略能显著扩展操作能力,使Spot成功搬运超出其夹持器额定负荷300%的重物,为机器人动态操作领域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674字 | 7分钟 ]
【原文作者】 量子位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