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大佬带头弃用 OpenAI、“倒戈”Kimi K2!直呼“太便宜了”,白宫首位 AI 主管也劝不住

AIGC动态7小时前发布 ai-front
67 0 0
硅谷大佬带头弃用 OpenAI、“倒戈”Kimi K2!直呼“太便宜了”,白宫首位 AI 主管也劝不住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硅谷趋势开源模型成本优化中美竞争AI安全

硅谷正经历从昂贵闭源模型向更便宜开源替代方案的显著转变。知名投资人Chamath Palihapitiya透露,其团队已从亚马逊Bedrock平台迁移至搭载中国模型Kimi K2的Groq系统,主要驱动力在于后者性能更优且成本仅为OpenAI和Anthropic的几分之一。Kimi K2作为万亿参数规模的混合专家模型,已被Vercel、Cursor等多家技术平台采用,反映出行业对性价比的强烈需求。

成本压力正重塑AI产业格局。DeepSeek最新开源模型将API成本降至每百万次交互0.28美元,相较Claude模型3.15美元的定价形成碾压优势。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开源模型在价格和能效上的突破,迫使美国企业面临艰难的技术迁移抉择——尽管切换模型需要数月的工程适配,但成本差异已大到无法忽视。白宫前AI主管David Sacks承认,开源领域是美国当前唯一落后于中国的技术板块,Meta等公司的开源尝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于模型安全性的讨论揭示出更深层矛盾。Groq通过获取中国模型源代码并在美国本土部署的方式,试图平衡成本优势与数据主权问题。技术专家认为,开源模式允许第三方审计代码安全性,但Sacks仍担忧理论上的后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AI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正成为新焦点,有预测显示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可能导致五年内电价翻倍,这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对高效低成本模型的追求。

这场转型背后是技术路径的意识形态分歧。美国主导的闭源生态与中国推动的开源方案形成鲜明对比,而实际商业选择往往超越政治考量。正如Palihapitiya强调,当成本差异达10倍量级时,企业只会选择最经济的解决方案。行业观察者认为,这种竞争最终将促使闭源巨头降价,并加速开源技术的迭代创新,但过渡期的技术碎片化可能增加企业运营复杂度。能源约束与地缘因素的叠加,使得AI模型的选择不再纯粹是技术决策,而成为涉及经济、政治的多维平衡。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682字 | 19分钟 ]
【原文作者】 AI前线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