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在谷歌“I/O 2025”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发布了多项与Agent智能体相关的重磅升级,涵盖了协议更新、开发工具优化以及多任务智能体的增强。首先,A2A协议v0.2版本的发布,标志着智能体交互能力的显著提升。该版本引入了无状态交互功能,简化了智能体间的通信流程,特别是在信息查询类任务中,智能体能够直接交换信息,极大提升了自动化任务的执行效率。此外,“智能体卡”概念的引入,通过JSON元数据文档详细描述了智能体的身份、能力和服务端点,使得客户端能够更高效地与智能体进行交互。文件交换功能的优化和标准化身份验证方案的确定,进一步增强了智能体间交互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利用A2A协议,谷歌发布了官方的A2A Python SDK,简化了智能体开发过程。同时,A2A生态的迅速扩展,吸引了包括微软、埃森哲、Salesforce等50多家全球知名企业的加入。微软在AzureAI Foundry中支持A2A协议,展示了其在工作场所生产力场景中的应用潜力。SAP也在其AI助手Joule中添加了对A2A协议的支持,使得用户能够在SAP生态系统内协调智能体,完成更多任务。
谷歌还发布了Agent Engine UI引擎界面,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集中的仪表板,用于管理、监控和调试智能体。这一工具显著简化了智能体的生命周期管理,使开发者能够更好地控制智能体的行为和性能。此外,谷歌对开源的Agent SDK进行了升级,发布了Python ADKv1.0.0版本,并推出了Java ADK v0.1.0的初始版本,扩大了智能体开发的覆盖范围。
在多任务智能体方面,Project Mariner的进一步升级,使其不仅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还能通过协作机制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由不同智能体并行处理,显著提高了整体效率。Project Mariner还提供了直观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文本命令与智能体交互,智能体则以自然语言形式提供反馈。此外,Project Mariner的实验性功能,如屏幕共享和视频理解,为未来人工智能助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谷歌还计划将Project Mariner扩展到移动设备和智能眼镜等平台,帮助用户在不同设备上无缝切换,享受一致的智能体服务体验。
总体而言,谷歌在“I/O 2025”大会上展示了其在智能体技术领域的全面布局,通过协议更新、工具优化和多任务智能体的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180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AIGC开放社区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