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做 Agent 的公司,Coding 赚了钱,客服融了钱,你呢?

AI-Agent2小时前发布 Founder Park
46 0 0
这一年做 Agent 的公司,Coding 赚了钱,客服融了钱,你呢?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Agent趋势商业技术

2025年被广泛视为AI Agent的元年,几乎所有AI产品都开始集成Agent功能。CB Insights发布的《AI Agent Bible》报告系统梳理了这一领域的全景,涵盖170多家潜力创业公司,涉及26个细分领域。报告揭示了当前行业的核心动态与未来方向,为从业者提供了关键洞察。

语音交互将成为主流,并购潮加速行业整合。未来1-2年,语音可能取代文本成为Agent的主要交互方式,而大公司对Agent创业企业的收购已显著增加,仅2025年第一季度就发生了35起并购。同时,支付基础设施的完善被视为实现Agent自主购物的关键,尽管这一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数据争夺战也在升级,软件巨头通过限制API访问保护自身利益,而企业客户则寻求更自主的数据解决方案。

可靠性不足、推理能力有限和系统权限受限是阻碍完全自主Agent落地的三大瓶颈。目前大多数Agent仍运行在严格限定的“护栏式”架构中。值得注意的是,编程类Agent商业化最为成功,人均营收达140万美元,而客服类Agent虽收入不高,但估值溢价显著,平均估值倍数为219倍。然而,推理成本的高企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行业正探索基于工作量的任务定价等新模式以应对挑战。

垂直领域应用呈现差异化发展。金融服务与保险是当前最拥挤的赛道,医疗健康则聚焦诊断和药物研发。工业领域Agent多用于流程优化,制造业中90%的活动集中于AI Copilot。零售领域,新一代Agent已超越传统客服功能,开始深度参与购物体验塑造。YC孵化的项目中,超过一半聚焦Agentic AI,重点关注软件开发“护栏”、网页浏览智能体等方向。

技术栈生态快速成型,支付和语音成为新兴焦点。语音AI领域2025年融资近4亿美元,而Agent支付市场虽处于早期,但已吸引传统支付巨头布局。科技公司正争夺Agent间通信标准的主导权,同时可靠性需求催生了评估与监控工具市场的发展。开源模型和用量对齐定价成为应对成本压力的主要策略,但均存在局限性。

编程类Agent面临严峻的利润挑战。推理模型使输出Token数量膨胀约20倍,导致计算成本失控,部分企业合同毛利率可能跌至负数。这引发了人才收购等新型交易形式,如谷歌对Windsurf的反向收购。报告预测,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寻求被收购以规避成本风险。

在落地层面,金融行业对生成式AI的ROI衡量仍缺乏标准,仅30%案例公布了量化成效。制造业Agent应用虽活跃,但75%融资流向早期公司,市场尚未形成明确领导者。零售领域则表现出强劲增长,生成式AI平台带来的电商流量同比激增1300%。总体来看,AI Agent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与激烈变革期,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持续重塑竞争格局。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5060字 | 21分钟 ]
【原文作者】 Founder Park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