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清华物理系传奇姚顺宇离职,不认同Anthropic,加入DeepMind

重磅|清华物理系传奇姚顺宇离职,不认同Anthropic,加入DeepMind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清华物理学家人工智能职业变动DeepMind

清华物理系传奇特奖得主姚顺宇近期离开Anthropic,加入Google DeepMind,标志着其学术与职业轨迹的又一次重要转折。根据其个人博客披露,他于9月19日从Anthropic离职,十天后正式加入DeepMind团队。这一变动引发业界关注,尤其因其跨学科的独特背景——本科阶段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便以拓扑场论研究崭露头角,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甚至被同行评价”超越部分教授水平”。

姚顺宇的学术路径呈现明显的跨领域特征:从理论物理到人工智能的转型,反映了他对学科发展前景的敏锐判断。斯坦福博士毕业后,他先进入伯克利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于2024年加入Anthropic参与Claude系列模型开发。他在博客中详细解释了转向AI的动机:认为理论物理学虽具智力挑战性,但缺乏实验验证机制导致学术评价困难,而人工智能领域能为年轻人提供更明确的实践机会。他特别提到量子计算与AI的潜在关联,但最终选择AI因其更成熟的实验平台。

在Anthropic的工作经历显著加速了其技术积累,直接参与Claude模型从3.7到4.5版本的迭代过程。他形容AI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但也暗示这种快速迭代环境可能带来局限性。关于离职原因,博客虽未明确说明,但提到”没有你会更好”的隐喻,暗示组织架构或研究方向的变化促使他寻求新平台。DeepMind的加入可能与其更基础的研究定位有关,尤其适合具有深厚数理背景的研究者。

值得注意的是,姚顺宇与另一位同名计算机背景作者常被混淆,但两者学术轨迹截然不同。物理背景的姚顺宇通过理论物理训练培养的数学建模能力,成为其转型AI研究的独特优势。他在Anthropic期间将物理系统思维应用于大语言模型开发,这种跨学科方法论可能正是DeepMind看重的重要特质。此次职业变动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也折射出顶尖AI实验室对复合型人才的争夺趋势。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782字 | 4分钟 ]
【原文作者】 机器之心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