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智能体、产业落地、安全防护、企业应用、技术趋势
智能体技术正加速渗透进产业核心领域,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在ISC.AI 2025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系统“纳米AI”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全程主持会议,重新定义了参会体验。360作为大会主办方,其政企AI业务与智能体技术深度绑定,通过实践揭示了三大反常识逻辑:聚焦小场景、乐高式智能体工厂、安全与AI的深度绑定。
在战略选择上,360并未盲目追求通用大模型,而是从政企行业的小场景切入。例如,轨交集团通过AI知识库、生产经营智能体和MCP系统,实现了月度报告的自动化生成,解决了数据整理耗时、易出错等问题。高层决策效率显著提升,从“看不到价值”转变为“有成效”。这种小场景切入的方法论,成为360撬动业务价值的关键。
为解决智能体落地难题,360推出了新一代企业级蜂群智能体工厂SEAF,旨在解决“不能用、不好用、不放心”三大痛点。SEAF整合了上百种MCP和上万个开箱即用的智能体,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其多模型、多知识库、多MCP能力可灵活组合,适配企业个性化需求。此外,360构建了全链路安全防护体系,覆盖供应链、数据隐私等环节,通过“8大基础能力+10大增强能力”支撑智能体的复杂任务处理与协同。
乐高式的灵活搭建成为SEAF的核心优势。例如,某航空公司基于SEAF构建了“1+6”智能体协作框架,实现了飞机维修全流程的智能化。通过多模态模型识别故障、RAG检索维修方案,并与业务系统打通,形成了深度参与业务闭环的AI团队。类似案例还出现在电力设计院、城建集团等领域,知识管理效率提升80%,彻底摆脱了对纸质手册的依赖。
安全是智能体落地的必选项。智能体的交互和数据流转可能带来数据泄露、业务失控等风险,而“智能体黑客”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网络威胁。360通过开源生态与安全技术积累,构建了类似安卓的产业互联网新基建,目标是建立事实标准,推动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普惠化落地。其“平台+生态”模式,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确保了安全性与协作效率。
从轨交集团的经营优化到航空维修的智能协作,360的实践表明,从小场景切入、与客户共创、十倍提效的原则,是AI技术落地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度绑定安全与AI,360正在为智能体时代的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072字 | 17分钟 ]
【原文作者】 量子位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