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正在筛掉「下一个英伟达」?

AIGC动态14小时前发布 AIera
67 0 0
H-1B正在筛掉「下一个英伟达」?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签证政策科技人才移民改革企业成本全球竞争

美国政府近期出台的H-1B签证新规引发科技行业广泛讨论。新规将2025年9月后的首次申请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并修订工资标准,要求雇主优先为高技能岗位申请。英伟达CEO黄仁勋虽承诺继续承担员工签证费用,但指出这笔开支可能抑制初创企业竞争力,甚至影响美国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黄仁勋以自身移民经历为例,强调若当年存在如此高昂的费用门槛,其家庭可能无法赴美,间接导致英伟达这一科技巨头无法诞生。他认为新规虽能遏制签证滥用,但过高的成本可能迫使投资流向海外,同时加剧外国留学生对留美发展的担忧。数据显示,美国每年通过抽签发放约8.5万份H-1B签证,新规实施后,雇主将更倾向为高价值岗位申请签证,中低薪或辅助型岗位的引进规模可能收缩。

政策直接影响体现在三方面:企业雇佣成本骤增,单个新员工签证费用达六位数;人才筛选标准提高,边缘岗位需求被压缩;整体引进速度放缓,尤其冲击资金有限的初创企业。尽管英伟达等巨头可通过预算调整应对,但初创公司可能被迫减少国际人才依赖,在技术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期来看,这种变化可能削弱美国创新生态的多样性。

科技领袖对新规态度分化。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支持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机制,称其”方向正确”。但学界存在不同声音:加州大学研究显示,外国STEM人才实际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天普大学学者则警告,高昂费用可能损害产业创新力。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等国家正反向推出快速通道,试图吸引受新规影响的科技人才

该政策折射出移民体系改革的复杂性。一方面通过经济杠杆过滤低效申请,保护本土劳工;另一方面可能将潜在的高价值创新者挡在门外。随着全球人才竞争加剧,政策效果将取决于能否在管控滥用与保持开放之间找到平衡点。正如黄仁勋所言,当前改革仅是开端,未来需持续优化以维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124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新智元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