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技术评测、成本效益、多模态
MiniMax最新发布的MiniMax M2模型标志着基础模型领域的重要进展。这款专为编程和智能体(agent)优化设计的模型,在保持轻量级和灵敏度的同时,展现出卓越的综合能力。其2300亿总参数中仅激活100亿的设计,实现了性能与效率的平衡。在权威的Artificial Analysis榜单上,M2总分位列全球前五,证明了其在数学、科学与编码等核心领域的竞争力。
价格优势是M2的突出特点。其API定价为每百万Token输入0.3美元/2.1元人民币,输出1.2美元/8.4元人民币,在某些任务上的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8%。配合每秒约100个输出Token的推理速度,使其成为当前最具性价比的模型之一。限时免费策略进一步推动了开发者采用,使其迅速跻身OpenRouter调用量前十。
实际测试显示M2在多个场景表现优异。在写作速度测试中,M2几乎瞬间完成800字文章,远快于同类产品。编程能力方面,面对经典的Gilded Rose重构任务,M2展示了完整的工程思维:从代码解析、架构设计到测试修复的全流程能力。在端到端开发测试中,它仅用一分钟就从空白文件实现了包含异常处理的完整计算器功能。三维网页交互测试则验证了其严格的指令遵循能力和系统调试水平。
MiniMax的技术路线呈现出独特的多模态协同优势。该公司在语音模型(Speech-02-HD)和视频模型(Hailuo 02)领域同样保持全球领先,这种全栈能力为其智能体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从年初的MiniMax 01系列到现在的M2,其技术演进路径清晰:从线性注意力机制到新型强化学习技术CISPO,再到专门的Agent优化,每一步都瞄准实际问题的解决。
MiniMax坚持自主技术路线的发展策略值得关注。不同于追求单点突破的公司,它选择在各模态同步推进,通过底层架构创新(如Flow-VAE和NCR架构)实现持续领先。这种”系统工程”思维使其能够将模型能力直接转化为产品体验,正如M2与Agent应用的同步更新所展示的。随着各模态模型的成熟,这些技术的融合可能带来下一阶段的突破,进一步推动”让每个人都拥有充裕的智能”这一愿景的实现。目前,用户可通过MiniMax Agent APP、API和各大平台体验M2的全球限时免费服务。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044字 | 13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