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与Anthropic联手力推:MCP Apps提案发布,告别纯文本交互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交互、MCP协议、可视化界面、标准化、智能体应用
MCP协议作为连接AI模型与数字生态的「神经中枢」,长期以来受限于仅支持文本和结构化数据的交互方式,限制了复杂应用场景的发展。近日,MCP社区提出的SEP-1865提案(MCP Apps)试图通过标准化交互式用户界面支持来突破这一瓶颈。该提案引入了一种新模式,允许MCP服务器直接向主机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将传统「命令行式」交互升级为「图形化」体验,例如在对话框中嵌入可交互的仪表盘或参数配置表单。
当前MCP协议在可视化信息呈现和复杂用户输入收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官方举例说明,数据可视化服务器返回JSON格式数据时,客户端需自行解析和渲染,这增加了开发负担。而不同实现方式采用的约定差异,进一步导致生态系统碎片化风险。MCP Apps Extension通过预先声明UI资源、标准化通信协议和沙盒化渲染等设计,试图建立统一的交互标准。
该规范的核心设计包含三个关键决策:首先,采用ui://URI方案声明可预取的UI模板资源,实现静态模板与动态数据分离;其次,利用现有MCP JSON-RPC协议进行双向通信,确保结构化和可审计性;最后,初期仅支持沙盒化iframe渲染HTML内容,为未来扩展奠定基础。安全机制方面采用四层防护:沙盒隔离、模板预审、通信审计和用户同意机制,同时保持向后兼容性,允许主机逐步适配。
OpenAI、Anthropic与MCP-UI项目的合作推动了这一标准的形成。MCP-UI项目已通过实际应用验证智能体应用融入MCP架构的可行性,其SDK被Postman、Shopify等企业采用。社区认为该扩展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构建智能体应用运行时(agentic app runtime)的基础,为AI模型、用户和应用间的全新交互模式铺平道路。开发者可通过GitHub获取早期SDK参与贡献,共同塑造未来AI交互范式。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953字 | 8分钟 ]
【原文作者】 机器之心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