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的 AI 破局之道:给每个用户发一个「专属」大模型

AIGC动态15小时前发布 leifengwang
89 0 0
vivo 的 AI 破局之道:给每个用户发一个「专属」大模型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技术智能战略用户体验大模型生态合作

2025年vivo开发者大会的核心焦点是「2025蓝心智能战略」的全面升级,这一战略旨在通过AI技术的深度整合与创新,打造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个人化智能体验。OriginOS 6系统的发布虽受关注,但蓝心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成为真正亮点。当前AI技术虽在企业级应用中普及,但普通用户对其感知仍停留在“实用”层面,而vivo通过「个人化」路径,试图解决大模型对个体理解不足的痛点,推动AI从功能化向人性化转变。

蓝心大模型矩阵的升级体现在语言、语音、图像三大领域的协同优化。语言模型增强复杂问题的解析能力,语音模型实现更自然的交互,图像模型新增“魔法构图”等实用功能。尤为关键的是「蓝心3B端侧大模型」的技术突破——通过30亿参数的精准优化,在OpenCompass等权威评测中超越更高参数竞品,实现处理速度与能耗控制(日常耗电750mA,内存占用2GB)的平衡。这种“轻量化高性能”路线,解决了手机端侧部署的硬件限制问题。

个人化智能的实现依赖四大技术支柱:全域感知能力整合多模态输入,确保需求理解的准确性;个人记忆能力通过端侧数据持续学习用户习惯;自主规划能力将模糊指令转化为可执行任务链;可控执行能力协调多AI模块完成复杂操作。这种仿人脑的“感知-记忆-规划-执行”框架,使系统具备渐进式学习能力,越用越懂用户。例如修图场景中,系统能根据用户历史偏好自动调整色调、磨皮程度等参数。

生态协同是技术落地的另一关键。vivo通过产学研合作(如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究端侧AI效率)和开发者生态建设,构建了技术深度与服务广度的双重保障。蓝心智能开放平台已接入50余家合作伙伴,提供从意图框架升级到LoRA部署的全链条支持。高校竞赛孵化的《灵动物理PEA》等案例,验证了开放生态对场景化创新的促进作用。

vivo的战略本质是重新定义AI价值标准——从技术参数竞赛转向用户体验优化。通过端侧模型训练引擎、3B模型架构等技术创新,将“懂你”的能力嵌入硬件底层,最终实现“科技服务于日常”的愿景。这种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路径,反映出vivo在AI时代对“本分”价值观的坚守。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999字 | 12分钟 ]
【原文作者】 雷峰网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