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AI产品溢价高达千倍!200家公司被曝仅18家真创新、38家代码相似度超 90%,创始人只想“忽悠”到底?

AIGC动态4小时前发布 ai-front
52 0 0
“贴牌”AI产品溢价高达千倍!200家公司被曝仅18家真创新、38家代码相似度超 90%,创始人只想“忽悠”到底?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初创技术造假API封装投资泡沫行业调查

Reddit前CEO黄易山关于AI初创公司可能被基础模型提供商碾压的观点引发广泛讨论,马斯克也对此表示认同。一项针对200家获得融资的AI初创公司的调查揭示了行业内的严峻现实:73%的公司产品实际上是基于第三方API的封装,其中ChatGPT成为绝对核心,Claude则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广泛渗透。真正进行技术创新的公司仅有18家。

调查由软件工程师Teja Kusireddy通过标准浏览器开发工具对公开网站进行被动观测完成,结果显示营销宣传与技术落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令人担忧的是,有12家公司甚至将API密钥直接暴露在前端代码中。调查曝光后,多位创始人联系Kusireddy,其中有人坦言”知道在撒谎”,但迫于投资人压力不得不继续这种模式。

技术分析揭示了三种主要造假模式:第一种是号称”专属模型”实则直接调用GPT-4 API,溢价高达75倍;第二种是夸大RAG架构,实际使用OpenAI和Pinecone等现成服务,溢价可达1000倍;第三种是虚假宣传”微调自有模型”,实际上只是使用OpenAI的微调API。调查发现多家公司的代码结构高度相似,甚至直接复制教程模板。

调查提出了30秒识别”API封装公司”的方法:通过监测网络流量中的API调用、分析响应时间特征、检查JavaScript代码包中的关键词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优质产品虽然基于API封装,但因其出色的用户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坦诚披露技术栈。

行业现状反映了AI淘金热中的扭曲激励机制,创始人迫于压力不得不夸大技术能力。调查建议:创始人应坦诚披露技术栈;投资人应要求查看API消费账单;客户应主动询问技术细节。尽管市场初期可能惩罚坦诚,但最终会奖励透明度。调查者发现,即便在混乱的现状中,仍有27%的公司真正投入技术创新,这些企业正在创造令人瞩目的成果。

调查引发的后续反应揭示了行业深层次问题:有创始人询问如何将宣传从”专属AI技术”转为”基于顶尖API构建”,反映出行业普遍存在的认知困境。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打破”大家都这么做”的恶性循环,开启AI领域的”坦诚时代”。调查者强调,使用现成API并不丢人,虚假宣传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问题。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5025字 | 21分钟 ]
【原文作者】 AI前线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