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背后!铜将成为AI时代的“新石油”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能源转型、铜需求、电网升级、AI算力、战略资源
在全球能源体系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铜正从传统工业原材料跃升为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关键战略资源。高盛最新研究报告《AI与国防将电网置于能源安全中心》提出“铜将成为新石油”的核心观点,揭示了铜在连接电网、AI与国防三大领域中的纽带作用。全球电力系统正面临严峻挑战,欧美老化电网平均运行年限已达40-50年,难以承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美国13个区域电力市场中,2024年夏季已有9个出现电力临界紧张状况,预计到2030年几乎所有市场都将面临用电短缺。
电网升级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所在,而铜因其卓越的导电性能成为电力传输的核心材料。铜的导电效率是铝的1.6倍,使用寿命可达30至50年。高盛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网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贡献60%的铜需求增长,这一增量相当于当前全球铜消费总量与美国年消费量之和。基于此,高盛维持对铜价的看涨预期,目标为2027年达到每吨10750美元。
AI算力的指数级增长进一步加剧了铜需求的爆发。作为AI算力的物理载体,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已成为电网主要负担。ChatGPT日处理2亿次请求需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电力,相当于1.7万户美国家庭的日用电量。AI模型参数从十亿级跃升至万亿级仅用3年时间,训练算力的电力需求每3至4个月翻一番。仅数据中心领域,每兆瓦电力配套的铜用量就达5吨,一座300兆瓦智算中心的电缆用铜量超过1500吨。
市场数据正在印证铜需求的“狂飙”逻辑。2024年9月国内铜价单日大涨3.5%,创下6月以来新高;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累计涨幅达20%。全球核心铜矿接连发生事故导致供应紧张,印尼Grasberg矿山、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和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减产将使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减少约6%。铜精矿加工费价格已跌至负数区间,国内冶炼厂面临减产压力。
新能源领域同样推动铜需求增长。每辆电动车用铜量约为80公斤,是传统燃油车的5倍;每GW光伏装机需配套500吨铜,风电则需600吨。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4000万辆,光伏与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5TW,仅这两个领域就将新增铜需求300万吨以上。叠加AI算力中心的需求,全球铜消费正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
供应端面临多重瓶颈。2025年全球铜需求预计达3500万吨,而供应仅为3200万吨,缺口超过300万吨。智利、秘鲁等主产国的铜矿品位已从2000年的1.5%降至0.8%,新铜矿开发周期长达17年。普华永道预测到2035年,智利75%的铜产量将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
资本市场已对铜的战略价值作出反应。国内铜业板块9月掀起涨停潮,龙头企业股价与铜价同步创下阶段性新高。政策面也给予支持,《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推动铜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东方证券预测,铜价每上涨1000美元/吨,主要铜企年净利润将增加12-15亿元。
铜的战略属性已超越普通大宗商品。中国占全球精炼铜需求的60%,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份额正快速提升。铜价的美元定价机制使其对全球货币政策高度敏感。正如高盛分析师所言,上一轮铜周期由基建驱动,而本轮则由AI、新能源与电网升级共同主导。铜正成为支撑数字时代能源与科技革命的核心材料,其战略价值堪比石油在工业时代的基础性作用。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708字 | 11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