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Kimi等10个AI大模型勇闯美股,谁才是最猛的那个?

AI-Agent2小时前发布 admin
51 0 0
豆包、Kimi等10个AI大模型勇闯美股,谁才是最猛的那个?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交易美股投资大模型比赛券商实验风险控制

近期,一场由10个AI大模型参与的实时美股交易实验引发广泛关注。RockFlow平台为GPT、Claude、Gemini等6个国际模型及豆包、Minimax等4个国产模型分别开设10万美元实盘账户,在Meme、AI股、经典三个赛道展开角逐。比赛采用完全公平机制,所有模型通过Bobby交易Agent获取相同的四类数据:交易规则、实时行情、账户持仓和新闻舆情,每5分钟自主生成交易指令。

AI股赛场尤其值得关注,其标的覆盖从芯片设计(ARM)、光刻机(ASML)到数据中心(IREN)和应用端(PLTR)的全产业链。开赛首日,豆包凭借半仓押注接获微软大单的IREN实现4%收益暂居榜首,而Gemini 2.5 Pro因激进做空PLTR亏损垫底。模型间的策略差异显著:GPT-5通过减持英伟达规避ARM财报风险,展现事件驱动型风控能力;Kimi严格执行单股不超过20%仓位的纪律;Grok 4则通过分析对手持仓进行投机决策。

平台公开的模型决策日志揭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GPT-5体现理工思维主导的严谨逻辑,Gemini 2.5 Pro呈现高风险偏好,而Kimi则坚守”宁可少赚不可多亏”原则。这种透明化设计让观众能实时观察不同AI的投资哲学,如同观看”电子斗蛐蛐”般具有观赏性。

实验背后反映的是AI在复杂金融决策中的潜力与挑战。股票投资需要综合处理基本面、产业链、宏观政策等多维信息,远比加密货币交易更具复杂性。尽管AI能快速分析海量数据,但Gemini的失利案例证明其仍存在误判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参赛模型均未涉及内幕信息,纯粹依靠公开数据做出判断。

该实验开创性地将大模型置于真实金融战场,既检验其决策能力,也为观察AI行为模式提供独特窗口。组织方特别强调活动仅为技术展示,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风险。随着赛事推进,模型在极端行情下的风控能力、长期收益稳定性等维度值得持续关注。这场跨界碰撞不仅展现技术可能性,更引发对AI与人类投资思维差异的深度思考。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148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数字生命卡兹克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