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数学研究、人工智能、陶哲轩、数据库、众包项目
陶哲轩利用ChatGPT在10分钟内解决了一个3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数学问题,这一突破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数学研究中的潜力。他通过ChatGPT计算特定级数的前几项近似值,随后在在线整数数列百科全书(OEIS)中检索,发现1999年由华人数学家Yong-Gao Chen和Imre Z. Ruzsa合作发表的论文已经提供了该问题的完整解答。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Erdős问题网站上的第259号问题,还首次验证了将Erdős问题与OEIS数据库链接的可行性。
陶哲轩的实践揭示了AI在数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在半自动化文献搜索方面。他强调,AI工具的输出虽然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但能够帮助研究者定位到可靠的人类生成资源,而非直接替代研究过程。这一案例也体现了陶哲轩对“氛围研究”(vibe research)的倡导,即通过灵活运用技术工具(如Lean语言、GitHub Copilot)和开放协作的方式推动数学研究。
陶哲轩与Thomas Bloom共同发起了一项众包计划,旨在系统性地将Erdős问题与OEIS数据库建立联系。该项目通过GitHub仓库协调,鼓励公众参与计算问题相关的数列并验证其与OEIS的匹配情况。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数学研究的参与门槛,还为探索“群众参与+实验数据+智能工具”的协同模式提供了试验场。项目特别关注AI在自动计算数列和生成代码中的应用,同时强调对AI生成内容的潜在错误保持警惕,最终依赖人类验证的文献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这一突破并非偶然,而是陶哲轩长期探索技术与数学研究结合的成果。他此前已公开预测AI将成为数学家的得力助手,并通过实际项目验证了这一观点。此次成功不仅解决了一个具体问题,还为数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提供了范例,展示了传统问题、现代数据库与智能工具结合的可能性。未来,这一模式或将成为数学研究的新范式,推动更多长期未解问题的突破。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632字 | 7分钟 ]
【原文作者】 新智元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