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漫展,没有「AI 入侵」

AIGC动态16小时前发布 geekpark
113 0 0
亚洲最大的漫展,没有「AI 入侵」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技术二次元文化漫展观察游戏产业情感连接

在Bilibili World 2025这场亚洲最大规模的漫展中,AI技术的缺席与主机游戏的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行业热议”AI+二次元”的融合前景,但展会现场几乎看不到AI相关展区,而传统IP衍生品和主机游戏却引发狂热追捧。凌晨两点就开始排队的观众,目标明确地争夺限量周边,这种现象凸显出二次元消费的核心驱动力——情感连接与稀缺性体验。AI当前作为工具属性的产品,尚未能构建这种深层次的情感价值体系。

展会上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穿越火线展台的AI装备生成体验区门可罗雀,而同一展区的传统互动项目却大排长龙。通过与观众交流发现,Coser互动、实体周边收集等行为能带来”真实参与感”,这是当前AI技术难以替代的体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二次元文化的消费逻辑建立在”社交资本”积累之上,限量周边、签名合影等具有炫耀价值的实体物品,远比AI生成的数字内容更能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这种文化特性使得AI在消费端难以突破,尽管在创作后端,AI绘图、编剧等技术已被广泛采用。

与AI的冷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主机游戏在本届展会上迎来爆发式增长。《明末:渊虚之羽》等国产3A游戏的试玩体验,以及小岛秀夫首次来华宣传《死亡搁浅2》,标志着中国正成为全球游戏产业的新兴战略市场。这一转变背后,《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起到了关键催化作用,它证明了国内市场对高质量原创内容的接受度。韩国开发商Pearl Abyss带来的《红色沙漠》等作品,进一步印证了国际厂商对中国主机游戏市场的重新评估。这种发展态势反映出国内游戏生态的成熟——从Steam到B站,完整的发行渠道和玩家社区正在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虽未直接亮相消费端,却以基础设施的形式深度参与内容生产。英伟达等硬件厂商展示的实时渲染技术,揭示了AI在游戏引擎优化中的关键作用。在创作层面,AI已成为插画师、独立开发者的重要辅助工具,从角色设计到场景构建都在改变工作流程。但这条路并非没有争议,阅文集团禁止AI生成小说内容的政策,以及玩家对”一眼AI”美术素材的批评,都反映出行业对创意原创性的坚守。

展会的火爆场面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当技术足够强大时,什么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内容?《恋与深空》展台前水泄不通的人群证明,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角色塑造,远比技术本身的炫技更重要。这为AI在二次元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须超越工具属性,学会构建有温度的角色叙事。当前AI与二次元文化的隔阂,本质上是情感表达能力的不足,这需要技术开发者更深入地理解二次元用户的情感需求和审美体系。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939字 | 16分钟 ]
【原文作者】 极客公园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