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拍即合」到「一曲绝响」,大疆车载与奇瑞iCAR 03合作始末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智能驾驶、车企合作、技术迭代、战略选择、行业竞争
大疆车载与奇瑞新能源的合作初期展现出良好的技术适配性,但最终因纯视觉方案的可靠性问题导致信任破裂。奇瑞新能源在iCAR 03项目中更注重基础功能的稳定性,而非创新功能的“锦上添花”。大疆车载内部对质量风险有所察觉,但其“用数据说话”的迭代逻辑与车厂的零容忍态度形成冲突。纯视觉方案的推出源于大疆车载希望摆脱对定制传感器的依赖,以降低适配成本,但这一决策忽略了车厂对安全性的核心诉求。
大众MQB平台项目暴露了大疆车载在规模效应与定制化需求之间的困境。尽管投入大量资源,大众严格的流程和内部权力结构导致合作进展缓慢。团队在合规性上“矫枉过正”,技术迭代速度受到制约。五菱项目的成功为大疆车载带来业务爆发,但随之而来的高度定制化需求进一步分散了有限的精英团队资源,导致多项目并行时疲于奔命。
“中配战略”被视为大疆车载的关键失误。这一战略试图以高成本团队攻打对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市场,导致研发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车企的压价和定制化要求削弱了大疆车载的议价能力,而高配市场的技术博弈空间被主动放弃。核心骨干的流失加剧了战略困境,部分成员认为公司方向与技术趋势背道而驰。
独立后的卓驭科技将翻身希望寄托于下一代高算力芯片技术。若能借助英伟达Thor芯片重新卡位高端市场,此前的合作经验可能转化为优势。然而,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Momenta等对手的敏捷性和传统Tier1巨头的深度绑定构成巨大挑战。最终,一汽的控股为大疆车载提供了高端量产通道,这一合作被视为战略调整后的务实选择。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693字 | 19分钟 ]
【原文作者】 雷峰网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