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的困境:它真的找到 PMF 了吗?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产品市场、商业模式、无限订阅、用户结构、补贴风险
知名投资人 Chris Paik 探讨了 Cursor 的困境,聚焦其是否找到产品与市场匹配(PMF)。
创业者常关注 PMF,即用户会主动选择产品,但常忽略商业模式与产品匹配(BMPF),也就是从用户身上获取的价值要显著且成比例地高于交付价值的成本。Cursor 依赖「无限使用」订阅模式,收入固定而成本随使用量波动,本质是「风险承保」。多数初创公司不具备像保险公司那样精算管理的能力,这种模式易陷入陷阱。
一是用户结构反转,最赚钱的低使用用户离开,留下「高耗低付」用户,使早期用户群毛利率转负,形成「死亡螺旋」;二是收入增长掩盖内伤,新用户涌入掩盖老用户亏损,总收入上升但利润率恶化。许多快速增长公司混淆「补贴」与「营销」,补贴扭曲了对用户真实支付意愿的判断,如「15 分钟即时配送」热潮,价格回归真实成本后需求崩塌。
Cursor 用户追求顶级代码生成性能,其销售成本锚定在大厂 API 价格表上,无法掌控模型性能前沿和定价权。若改用便宜但性能弱的模型,用户会流失;坚持顶级模型低价,可变成本会失控。提高订阅价格和引入使用上限又引发用户不满和流失。
在可变成本业务中,只要有「无限使用」,PMF 就存疑,需思考用户是因产品还是补贴而来,按真实边际成本收费时用户的使用情况。快速扩张公司常出现增长幻觉,本质是用资本补贴用户行为,补贴不是商业模式,最多是过渡桥梁。
在商业中,包装同质化资源可成房东掌握定价权,包装垄断资源则成租客。补贴与营销不同,营销不扭曲产品价值,补贴会误判市场需求。BMPF 与 PMF 同等重要,若商业模式暗藏补贴,「PMF」未经验证。Cursor 面临选择,继续补贴重度用户无法证明有真正 PMF,按成本合理收费使用量会下降,但剩下的才是真正市场。每个创始人都应思考收获的需求是对产品还是补贴的需求。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104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Founder Park
【摘要模型】 doubao-1-5-pro-32k-250115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