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智驾逆袭往事:端到端的百日冲刺

AIGC动态11小时前发布 leifengwang
67 0 0
理想智驾逆袭往事:端到端的百日冲刺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自动驾驶端到端AI技术数据闭环战略转型

李想在2024年3月的春季战略会上对自动驾驶团队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必须转向端到端技术路线,否则团队将面临重组。这一指令源于理想智驾长期处于行业追赶状态,四年内迭代五套技术方案却始终未能达到头部水平。四个月后,理想汽车发布的”端到端+VLM”系统成为其技术分水岭,首次实现行业领先。该系统在1000名早鸟用户中试水获得超预期反馈,随后推广至门店试驾车,使智能驾驶试驾占比飙升至65%,并显著拉动高端车型销量——AD Max车型在30万元以上市场交付占比从年初20%跃升至年底75.4%。

技术路线的战略转折源于李想个人对AI认知的颠覆性改变。2022年底ChatGPT发布后,李想开始系统性提升AI认知,甚至取消其他例会仅保留AI周会。2023年5月,自动驾驶负责人郎咸朋带队考察特斯拉FSD v12技术,为后续决策埋下伏笔。在2024年初团队仍陷于无图NOA研发困境时,李想力排众议选择押注端到端方案,认为这是理想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机会。郎咸朋为此立下军令状,承诺6月交付超越现有方案的端到端版本。

项目执行过程展现出惊人的效率。郎咸朋通过”秘密招募”组建约100人核心团队,由前百度专家夏中谱领衔算法研发。团队仅用2000张GPU卡和40人算法团队,在100天内完成从研发到千人推送的全流程。关键突破在于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将感知、规划等模块集成到单一网络,通过数据驱动的全局优化替代传统模块化方案的局部优化。李想亲自试驾后评价该系统”远超预期”,直接促使公司资源全面倾斜,算法团队迅速扩编至160人。

数据闭环体系是成功的底层支撑。郎咸朋基于百度街景项目经验,早期就搭建了完善的数据基础设施。端到端方案通过精心设计的数据管道,将数百万段行车视频输入模型训练,其纵向控制表现甚至超越人工编写的上万条规则。这种数据优势使得400人团队产出超越竞争对手千人团队的成果——2024年10月实现城市场景全量推送,2025年1月完成高速场景覆盖,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全场景端到端量产的厂商。

此次转型带来深远行业影响。端到端方案不仅使理想智驾NPS(净推荐值)超越华为,更首次证明智能驾驶能成为核心购车决策因素。技术路径上,验证了通过算法架构创新而非单纯堆砌人力资源实现突破的可能性。组织层面,展示了高管认知迭代、技术决心与执行效率的黄金三角组合如何催生颠覆性创新。截至2024年底,李想宣布理想汽车将全面转向AI战略,这场始于自动驾驶的技术革命正在重塑整个企业的发展轨迹。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9127字 | 37分钟 ]
【原文作者】 雷峰网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讯飞星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