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官宣自研AI芯片!博通股价大涨近10%,英伟达与中美企业构建AI工厂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芯片、战略合作、数据中心、氮化镓技术、循环交易
OpenAI与博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部署10吉瓦规模的AI加速芯片集群,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此次合作涉及OpenAI自研的基于ARM架构的AI芯片,并与ARM、甲骨文等公司共同开发。OpenAI计划在博通芯片上投入数百亿美元,加上此前与英伟达、AMD的合作,其AI加速集群总规模将超过26吉瓦,形成万亿美元规模的“循环交易”生态。博通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上涨近10%,英伟达和亚马逊股价也分别上涨2.82%和1.71%。
英伟达近期动作频繁,宣布与Meta、甲骨文合作升级AI数据中心网络,并支持中国芯片公司英诺赛科的800VDC电源架构解决方案。英诺赛科作为英伟达的合作伙伴,其氮化镓电源技术有望为AI数据中心带来更高效率和更低能耗。英诺赛科股价在消息公布后高开16%,市值突破700亿港元。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AI工厂将成为继电力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基础设施,并强调中国在芯片领域的竞争潜力。
OpenAI与博通的合作细节显示,双方在过去18个月中共同设计了一款定制AI芯片,优化了从晶体管到GPT模型的整个技术堆栈。OpenAI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联合工业项目”,而博通CEO陈福阳则认为此举将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OpenAI表示,此次合作不涉及股权投资,但未透露具体财务条款。分析师认为,OpenAI可能效仿谷歌与博通的合作模式,以降低芯片成本。
英诺赛科作为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的领导者,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备受关注。该公司创始人骆薇薇曾在美国宇航局工作,回国后带领团队实现了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的量产,显著降低了芯片成本。英诺赛科近期通过配股融资15.6亿港元,用于产能扩充和债务偿还。黄仁勋在评价中美芯片竞争时表示,中国在芯片研发上仅落后美国“几纳秒”,并呼吁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竞争与合作。
行业分析师对OpenAI和英伟达的“循环交易”模式提出警示,认为其可能引发类似20世纪90年代末的泡沫风险。哈佛大学研究员保罗·卡沃指出,尽管AI公司拥有实际产品和客户,但其支出速度仍远超盈利速度。伯恩斯坦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则对OpenAI CEO奥尔特曼的长期影响持观望态度。与此同时,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01亿元人民币,成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530字 | 15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